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香云纱

时间:2020-08-30   所属栏目:丝绸文史馆   点击:91次

莨纱,是几百年来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常用的夏季服装面料,也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惟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现在仅产于广东顺德。用莨纱制成的衣裳,越穿越乌黑亮泽,越穿越轻快凉爽,而且还会沙沙作响,因此被称之为“响云纱”,后来又取其谐音,赋予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香云纱”。
香云纱,这名字正渐依稀模糊。于老一辈,虽说熟悉,却无法逆转成为记忆的命运;而对年轻人来说,或许就只能是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名称罢了。
然而,无论如何,香云纱已然在祖辈辛劳的汗水中,沉积了阳光、空气的无限生机和世代禀赋,它不仅是传统中的纺织珍品,更是一段悠长而沧桑的历史。
 
香云纱的追思
广东是中国的桑茧的主要产区之一,早在汉唐时期广东就有女子“采桑饲蚕”、“桑蚕织绩”的活动和丝织物“广东锦”的记载;明永年间广东顺德所产蚕丝已有上市交易,至清雍正年间广州已有丝织机行的设立,并有“粤段之质密而匀”、“广纱甲天下”等的说法。清同治年间的“土丝”已成为近代广东的大宗传统出口产品,畅销国外,推进了广东茧丝绸事业的发展。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南海县人陈启沅成立“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中国民族资本兴办机器缫丝生产的先河;民国时期南海县首创了俗称“白坯纱”的绞纱新产品,它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即“香云纱”。
    凭着广东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历史悠久的“蚕桑、鱼塘、甘蔗”三者之间的密切相关的生态平衡,香云纱这种广东丝绸中的珍品便诞生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并大受国内国外人士的青睐,这在广东丝织行业上起了划时代的意义,也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22~1925年间,广东丝绸迎来了鼎盛时期,当时集中在南海县的西樵和顺德县的伦教等地的丝织厂多达数千家,有丝织机3万余台,丝织品产量达到4000万米,晒莨用地500多场。当时,丝类及丝织品占广东出口总量的60%以上,香云纱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正当香云纱风靡于国内外的时候,不料却遭到一次沉重打击。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欧美各主要用丝国,为了紧缩外汇支出,逐渐以本国生产的人造丝替代生丝生产绸缎,以莨纱、莨绸等为主要代表的广东丝绸业一落万丈,红火之势一度消沉。
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沉寂了多年的香云纱在建国后逐渐恢复了生机。80年代,广东与辽宁两省丝绸公司携手合作,利用辽宁柞丝绸于广东晒莨后返销辽宁。为扩大对外宣传,于该年代中期,广东丝绸公司致力与影视公司合作。于是,香云纱制作的各类时装便频频亮相于展示会上,显得风姿绰约。
然而,随着人们穿着意识的改变,以及品种繁多、价格低廉的新型纺织纤维和纺织产品大批涌现并不断充斥着市场,色泽单一的香云纱失去了竞争力而逐渐衰落。很多生产香云纱的厂房因难以为继早已纷纷关门倒闭或转产,香云纱日渐式微。
 
香云纱制作
雪白的绸缎从浅红到黑褐,终于蜕变成为香云纱。在20多亩的晒莨场上,展现了这神奇而美丽壮观的一幕。
    薯莨、阳光、草地、河泥是制作香云纱的三个必要的客观条件,缺一不可。薯莨是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生长于地下的茎块,形似芋头,外呈紫黑色,内为棕红色。成艺莨纱用的薯莨专程从广西龙州收购回来。香云纱的染料就是薯莨经粉碎榨取、过滤后的汁液,也称薯莨水,呈浅红色。阳光对有香云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阳光就促使不了晒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而草地不能过软,要足够硬地支持平铺着的纱绸使其清洁又能吸收草地的雾水的滋润,使成品柔亮光滑,故要用草身较硬,俗称“爬地老鼠”的草种。泥土,则是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因为含有单宁质的薯莨液汁与本地河涌塘泥特有的铁矿物质作用,变成了蓝黑色的单宁酸铁,于是,河涌塘泥覆盖的丝绸面呈黑色,丝绸底则呈棕红色。
整个晒莨过程十分复杂,而且全部是纯手工完成,足有14多道主要工序:绸缎准备→浸莨水1次→洒莨水6次→煮绸1次→封莨水12次→煮绸1次→封莨水1次→卷绸→过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摊雾→卷绸、码尺、整装入库。 绸缎进厂后要剪成约20米一段,以便工人操作和成品裁剪。每段绸都要缝制穿棒套,以便穿入竹杆及拉动绸缎。然后把准备好的绸缎完全放入最浓的薯莨水,并用手不断翻动,使其均匀吸收薯莨水,此操作历时半天。随后的“洒莨水6次”、“封莨水6次”、“煮绸1次”、“封莨水12次”、“煮绸1次”、“封莨水1次”等几道程序目的是通过不同浓度的薯莨水的浸染和多种方式的操作,使绸缎的颜色逐渐加深,成为半成品后“卷绸”成筒装。接着是关键的工序“过河泥”,这务必在日出前进行,把河泥搅拌成糊状均匀地涂抹于绸缎的正面,按中轴线把绸缎对折,再由工人稳当地把它抬到草地上平摊半小时,确保它与河泥充分接触起化学反应变乌,因为此时没有经阳光照射,这样颜色就不会渗透到丝绸的另一面,化学反应只在一面进行,所以,黑色也只产生在一面。最后经过“水洗”(用河涌水洗干净丝绸,再以清晨微弱的阳光晒干)、“封莨”(过一次莨水,使绸面更有光泽)、“摊雾”(夕阳下,吸收草中的水分,使曝晒了达30个小时的绸缎软化)、“装封”等几道工序后,香云纱终于呈现于我们眼前了。
这个繁复的过程最主要是真丝织物、薯莨、河泥三者之前的互相结合,互相反应,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极薄黑胶,此过程需要15-16天的时间,而且每经一次浸、洒、封、煮、水洗等操作都要平摊在草地上晒干,绝不可少的阳光则起着“催化”的作用,只有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其黑色才能更加润泽,因此除了“过河泥”外,其它工序都离不开阳光。当烈日当头的时候,也是晒莨工人最忙碌的时候。
 
香云纱,路在何方
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为一年的晒莨季节,其中7月至8月上旬气温过高,会使纱缎变硬,因而不宜作业。到8月中旬后复工至10月底。11月后受季候风的影响,已不宜继续劳作了。在开工的日子里,工人们每天从清晨3时多一直要忙到下午4时,不分昼夜劳碌,又受烈日煎熬,而事实上只有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的人工晒莨方法,才可使香云纱阴阳的两面获得最理想的效果,目前现代科技还是不可能取代人工日晒,无论如何模拟太阳光或是试用机器烘干,机器化生产出来的成品还是无法跟手工生产出来的香云纱媲美,也就注定了香云纱是晒莨工人与烈日不可分离而悲喜共存的一段历史,无法改写。
香云纱质地轻薄、挺爽柔润,有日晒与水洗牢度佳,凉爽宜人、汗流不贴身、防水性强、不易起皱、经久耐穿等特点,所制成的成衣价格一直相当昂贵,因此历来它只是上流社会和富贵人家的奢侈品,有钱人穿上一袭香云纱,惬意飘逸于炎夏清风中,而晒莨工人还得在“火炉”下往返劳动。他们大半生靠体力维持生计,或许从来未有享受过香云纱为他们生活带来的平静和舒适,对于他们来说,香云纱仅仅就是一段过去甚至未来的历史,只是载满了忙碌和坚忍,还有血汗。
沧海桑田,香云纱从开始到现在,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霜洗礼。它并没有随波逐流,甚至没有跟上时代的流转变迁,甘于被遗落于一隅,默默地信守着这个传统的纺织工艺并在漫长年代的天地间阴阳灵气的浸润中,酝酿着着旷日积晷的生命力。今天,顺德的晒莨工人用艰苦的汗水维持着“最后”的香云纱,忠诚地保留着祖先创下的纺织轨迹。而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的历史文化随时代迁移与变革而慢慢被人民忘却,不再被唤起,香云纱的未来不知会否也逃脱不了这种厄运。
香云纱,在风雨中起起落落地走过了几个世纪,今天也只能羞涩地展现着自己的姿态。能否把这种纺织文化历代传承,延续这个古朴纯美的纺织神话?它的命数惟有让时代与社会给予预知了。

上一篇:上一篇:农业-桑蚕

下一篇:下一篇:自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