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史馆
您的位置: 主页 > 馆内信息 > 丝绸文史馆 >

【纺织工业- 丝绸纺织业】

一、缫 丝 业 北宋徽宗时期,龙江、龙山一带已开始植桑养蚕。明代,手工缫丝业产品已开始商品化。清康熙以后,生丝出口量日增,生产进一步发展。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封闭沿海各港,独留广州为全国对外贸易....

【鬼纟互女】

19世纪后期开始,广东顺德、南海一带盛行机器缫丝,俗称鬼纟互,而该行业的缫丝女工则称为鬼纟互女。广东蚕丝生产历史悠久,过去农民种桑养蚕,抽丝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先是用手车丝,即用炭炉烧水煮茧,抽出丝绪绕....

【晒莨业】

顺德莨纱绸闻名中外,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19世纪90年代,伦教一带有纱绸庄6家,将织户产品收购后,经晒莨加工,批发至上海等地出售。民国11~15年(1922~1926年),丝业鼎盛时期,全县有晒莨工场500多....

【丝绸商贸】

土丝 又称七里丝,外销始于何时不可考。清乾隆时期县人张臣竹枝词:呼郎早趁大冈圩,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反映当时土丝的输出已很兴盛。民国《顺德县续志》记载:光绪、宣统年间,土丝为....

【自梳女】

图27-3 捐建冰玉堂的自梳女合照(1951年摄) 顺德均安冰玉堂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南、番、顺一带蚕丝业迅速发展,特别在民国7年至民国18年(1918~1929年),是蚕丝盛世时期,需用大量育蚕、缫丝、丝织的女工,这....

【香云纱】

莨纱,是几百年来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国常用的夏季服装面料,也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惟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现在仅产于广东顺德。用莨纱制成的衣裳,越穿越乌黑亮泽,越穿越轻快凉爽,而且还会沙沙作响,因....

【农业-桑蚕】

顺德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龙江堡龙首村和龙山堡沙富村已兴起桑蚕种养业。明代初期,种养区域由龙江、龙山扩展到平步、鹿门(今大良大门村)等地。据明清各本《广东通志》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龙山土丝....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充分利用当地优 越的水陆资源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耕作方式。它是种桑、养蚕、养鱼合理利 用水陆资源,彼此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有机体。它既促进了农业 各部门....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广东自汉代形成和确立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始,至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千年来一直是(元代除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而省会广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大港重要港口,历久不衰。 1.徐闻、合浦是汉代海上....

【丝绸大事记】

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 珠崖郡(今海南岛)以及端溪(今德庆、信宜及罗定)、连州以及广州、番禺附近地区已有栽桑养蚕、桑蚕织绩的生产活动。 元鼎六年(前111年)冬 汉武帝遣驿长率领应募者,携带大量黄金和丝....

【世界蚕丝业产地分布的变迁】

近百年来世界蚕丝业的产地分布,随着各蚕丝主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及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地中海北部沿岸地....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中心-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

  • 共 1 页/12 条记录